中新網6月11日電 據法國歐洲時報網援引法國國際廣播電臺中文網報道,上個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巴黎13區開始成型的華人區,在不到40年的時間里,已經發展成為歐洲最大的中國城之一。每年中國傳統新年之際規模逐年擴大的嘉年華彩裝大游行體現著這種發展,張揚的鑼鼓也反映出這裡華人社團的人文變遷。
  巴黎13區的中國城主要集中在由紹瓦西、伊夫利和馬塞納三條大街構成的一個三角區域。
  亞洲移民的到來大大改變了13區的經濟與人文景觀。在他們到來之前,這裡更是一個走向蕭條的工業區,有汽車製造廠,有巧克力工廠,也有皮革作坊等等。而如今這裡已經完全是亞洲特色的商業區。而這裡所謂的亞洲,其實更是中國。華裔商人在13區接手閑置店面重新創業,早期的服裝加工廠逐漸被出售亞洲商品的商店和餐廳所取代。
  30多年後,這裡有近300家由亞洲人持有的店鋪,其中大部分為餐館,這裡近80%的華人都在商海中沉浮。1976年由老撾華人陳氏兄弟開辦的陳氏超市,如今已經從當年的亞洲食品小店發展成有5家分店、雇員450多人的大型超市。
  13區的唐人街並不像舊金山唐人街那樣建築風格明確,他的形成也更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但在很長時間內,由於文化與語言上的障礙,這裡的華人更像是一個封閉的社團,在法國人眼中更像是一個難知究竟的謎。這些華人雖然很能吃苦耐勞,但處事謹慎低調。
  這些華人不把融入的必要性傳授給了下一代,他們的孩子往往是學習上的佼佼者,父母白手起家的艱辛變成了孩子在學校奮發努力的激勵,他們已經完全融入了法國社會,以至於作為13區中國城興起的核心要素的家族經營模式如今顯現出後繼無人,因為他們的子女或孫子女如今更多的是醫生、是律師、是高管……
  30幾年過去,13區華人社團的構成與人文版圖逐漸變化,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出國門,開始頻頻收購早一代華人無法持續經營的產業。他們有更加符合時代的經營思維,更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如今的13區華人社團也不再像早年那樣低調,最近20年,每逢中國傳統新年,他們都組織彩裝大游行,規模一年比一年壯大,內容也一年比一年豐富,吸引著上萬法國人前來觀看。  (原標題:巴黎13區中國城變遷:老僑低調 僑二代學業卓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78twaty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