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註理由
  美國弗格森案引發的騷亂尚未完全平息,在上周,美國再次出現白人警察害死非洲裔青年而被免予起訴的事件。兩起“免予起訴”事件,讓美國少數族裔的怒火越來越盛。而實際上,點燃怒火的,並非兩起事件,而是長期困擾美國的種族歧視社會病。
  □本報記者陳曉英
  Crash,英文有碰撞、突然轟擊、闖入、撞擊聲等意思,用來形容事物間一種最為強烈的對話方式。它所連帶的是破壞、傷害、粉碎。但是其另一面,即是突然的清醒,是重新歸位、融入,甚至是重建或新的開始。
  影片《Crash》,正是一部探究美國社會種族歧視問題的片子。影片到處充滿了衝撞,盤根錯節。美國種族問題走到今天,誰也脫不了干係,也不是誰對誰錯誰善誰惡的問題。
  用這部影片形容正在美國接二連三上演的白人警察槍殺黑人事件以及隨後引發的一系列騷亂、衝動,或許是最合適不過的。
  弗格森和紐約兩地大陪審團對害死黑人的白人警察作出的不起訴決定,引發美國多地持續大規模的示威游行。但即便在這樣的輿論壓力下,美國警察仍不知收斂:亞利桑那州再次發生白人警察槍殺手無寸鐵的黑人的事件。許多人擔心這件事會給本已動蕩的局勢火上澆油。
  “這些悲劇令美國數百萬人感到悲痛和憤怒,同時也體現警方過度使用武力和執法不當這一全國性問題的緊迫性。”面對此起彼伏的警察槍殺黑人案件,美國司法部長霍爾德12月4日承認警察在這些案件中“存在錯誤”。
  弗格森小鎮的危機
  美國密蘇里州的小城弗格森一夜成名。
  11月24日,美國密蘇里州弗格森鎮大陪審團裁定,不起訴在今年8月9日槍殺黑人青年布朗的白人警察威爾遜。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樣的裁定引發了美國黑人群體的極度不滿,隨即在全美引發了大規模的游行示威,進而是波及170座城市的全國性騷亂。
  事情的起源還要追溯到3個月之前,2014年8月9日,11時45分,正開車執勤的警察威爾遜,聽到廣播中說有人偷竊附近店鋪的雪茄煙,偷竊者為頭戴紅帽、身穿卡其襯衫、腳穿黃色襪子的黑人男子,該男子身邊有另一名男子。接著,威爾遜在路中央看到18歲的黑人青年布朗和他的朋友——威爾遜註意到布朗恰好戴著紅帽、穿著黃色襪子,而且手上還有雪茄煙。
  威爾遜廣播請求支援,然後倒車擋住布朗和他朋友。之後,威爾遜拿出手槍,在車內開了兩槍,其中一顆子彈打在了車門扶手上,另一顆不知所終,布朗右手拇指的一處傷口可能就是在此時造成的。
  槍響後,布朗有些猶豫,然後逃開了。威爾遜從車內出來,開始追趕布朗。據另一位目擊者皮亞傑·克倫肖說,在追擊了20英尺後,威爾遜再度開槍。
  威爾遜又開了幾槍,最終殺死了布朗,布朗在距離威爾遜的車子約47米的地方倒下,陳屍於弗格森小鎮的街頭長達4個小時。屍檢顯示,打中布朗的6顆子彈都是從前面射出。
  而公眾的目光,已經不僅僅聚焦於案件本身,“白人警察”槍殺“手無寸鐵”的“黑人青年”,這幾個關鍵詞,在種族歧視問題根深蒂固的美國,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是極為敏感的詞彙。
  就在事發當晚,當地民眾在布朗被槍殺的地方點燃蠟燭、擺上鮮花,舉行了臨時的悼念儀式。而在儀式進行過程中,一名警察允許警犬在鮮花上撒尿。稍後,警車壓碎了鮮花和蠟燭。警方的這一行徑無疑是火上澆油,引發了參與和圍觀民眾的強烈不滿。
  8月10日,一些人聚集在警察局門口抗議,還有一些人情緒激動,開始搶商店、砸汽車,與警察對峙。
  這些,僅僅是一個開始。隨後的3個月中,弗格森小鎮的安全狀況不斷惡化,當地居民不斷爆發抗議游行示威乃至騷亂,與當地警察的矛盾更是愈演愈烈。
  直到11月24日,密蘇里州大陪審團認定威爾遜無罪。這種不滿的情緒,仿佛打開了閘門,一瀉千里。
  在波士頓,在紐約,在達拉斯,在洛杉磯,在亞特蘭大……在美國的各大城市,抗議的人們成群結隊地走上街頭,游行示威,這股浪潮不斷蔓延,很快波及到整個美國,170座城市出現了類似的情況。部分地區更是出現了騷亂,警車被砸毀,商店被打砸搶劫,縱火事件亦是屢見不鮮。
  一起槍殺案,讓美國社會看似平靜的水面之上,泛起了經久不息的漣漪。
  紐約市的“躺屍”抗議
  美國弗格森槍擊案引發的種族歧視風波尚未平息,一個大陪審團12月3日作出類似裁決,將不予起訴涉嫌過度動武致死一名非洲裔人的紐約市白人警察丹尼爾·潘塔萊奧。
  裁決在紐約引發抗議。總統奧巴馬坦承,大量美國少數族裔群體對司法體制抱有疑慮,甚至紐約市長都告誡自己非洲裔血統的兒子“小心警察”。
  今年7月17日,潘塔萊奧與多名同事在紐約斯塔滕島區街頭試圖逮捕非法販賣香煙的埃里克·加納。逮捕過程被路人拍攝下來並上傳至互聯網。錄像顯示,加納被按倒在地,潘塔萊奧用胳膊勒住他的脖子。加納多次懇求對方鬆手,喊道:“我喘不過氣了。”
  最終,43歲的加納死亡。驗屍官認定,加納直接死因為頸部和胸部受到壓迫,屬於他殺;加納的哮喘、肥胖和其他健康問題是促死因素。按警察工會和潘塔萊奧律師的說法,加納拒捕,因而在場警察對他動用武力;潘塔萊奧採取的手法沒有違反警方規定,加納的主要死因是他自身的健康問題。斯塔滕島地區檢察官多諾萬3日宣佈,一個大陪審團認定,“沒有合理理由”起訴潘塔萊奧。
  對加納案的裁決引發民眾抗議。數十人在晚高峰期間躺在紐約中央車站大廳地上進行“躺屍”抗議;在時報廣場,約200名抗議者舉著標語,高喊“正義再次喪失”“黑人的生命不是草芥”等口號;在加納死亡現場,數十人把香煙撒在地上並點燃蠟燭。
  與之前弗格森事件的抗議行動相比,此次紐約的抗議者顯然更為憤怒。50多歲的白人婦女蘇菲亞說:“從視頻上看,加納完全沒有任何反抗行為。可憐的人一直在說‘我無法呼吸了、我無法呼吸了’,就再也沒聲了。陪審團居然裁決警察無罪,真是令人憤怒!”
  一個也許能對抗議活動起到安撫作用的消息是,儘管斯塔滕島地區法院大陪審團決定不起訴潘塔萊奧,司法部長霍爾德12月4日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說,司法部將“獨立、徹底、公正且迅速地”調查這一案件。如果證據確鑿,將起訴潘塔萊奧。
  鳳凰城的“翻版”故事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述兩起案件餘音未了,亞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又譯鳳凰城)市再次發生白人警察槍殺手無寸鐵的黑人魯梅因·布裡斯本事件。
  事發後,數百名示威者於12月4日晚走上菲尼克斯市街頭。他們聚集警察局前,還一度封鎖街道。
  美國《華盛頓郵報》12月5日報道,對於魯梅因·布裡斯本的死亡真相,依然不明確。事件的大體情況是,布裡斯本在與一名白人警察的撕扯中,被後者開槍打死。
  菲尼克斯市警方發言人特倫特·科倫珀12月3日告訴媒體記者,事件源於一個爆料。12月2日晚,警方接到線報稱,在一處便利店外的一輛黑色運動型多功能車(SUV)內正在進行毒品交易。附近巡邏的一名30歲警員隨後趕去處理。
  科倫珀說,那名警員趕到後,看見布裡斯本離開那輛車,似乎從車后座上拿走了什麼東西。當警員要求布裡斯本舉起手時,後者把手放在褲腰部位。這促使警員掏出武器,布裡斯本隨即逃走。警員追趕並抓住了布裡斯本,兩人一陣撕扯。
  媒體報道,兩人撕扯中不知怎麼到了布裡斯本女朋友所住的公寓,後者打開門,令布裡斯本和警員跌倒在公寓內。科倫珀說,警員在撕扯過程中好像摸到布裡斯本口袋里有槍。跌倒後,因無法再繼續抓住布裡斯本的手、擔心他可能“掏槍”,警員從而向布裡斯本開了兩槍。
  槍響過後,增援的警察和消防人員趕到。雖經過一番救治,但宣佈布裡斯本還是當場死亡。這時,他們才發現,布裡斯本口袋里的是個藥瓶。事發過程中,那名警員沒有受傷。警方沒有透露他的姓名。
  布裡斯本的媽媽向媒體表示,她知道自己的兒子並不完美,曾經有過犯罪記錄,但罪不至死:“這是白髮人送黑髮人,這是未經過完備訓練的警察所造成的。布裡斯本對我們很重要,他不是街上的蟲子,他對我們很重要,他讓我們周邊所有人的生活都變得不同。”
  排山倒海式的連鎖反應
  公開報道顯示,白人警察槍殺非洲裔青年引發社會風波,在美國並不鮮見。在事後,不少白人警察被無罪釋放。
  2013年7月13日,美國佛羅里達州6名陪審團成員裁定,涉嫌槍殺非洲裔少年特雷文·馬丁的白人協警喬治·齊默爾曼二級謀殺罪名不成立。
  這起槍擊事件發生在2012年2月26日晚上,當時17歲的馬丁從便利店出來,準備去父親的未婚妻家。開車巡邏的協警齊默爾曼看見了他,懷疑他行為不軌,便一路跟著。不知何時,馬丁和齊默爾曼發生了肢体衝突。之後,齊默爾曼開槍打死了馬丁。
  起初,警方拒絕逮捕齊默爾曼。理由是,齊默爾曼是在正當防衛,受到法律保護。警方的不作為讓事件迅速上升至種族歧視的高度。在壓力之下,2012年4月11日,齊默爾曼被控二級謀殺。究竟是自衛還是謀殺,成為控辯雙方爭論的焦點。
  根據美國法律,二級謀殺是指帶有惡意或怨恨的未經預謀的殺人事件。為證明齊默爾曼有罪,陪審團需要斷定他“作出蓄意舉動導致馬丁的死亡”。這恰恰是審判的難點,一個人做出殺人舉動時的心理活動是很難分析清楚的。因此,齊默爾曼作為唯一一名目擊整個事件的人士,他對事發當晚的描述成為案件的中心部分,辯護方和檢方都沒多少實體證據可以依靠。
  2008年4月,美國紐約州最高法院也宣判了一起類似的案件。2006年,3名紐約警察連開近50槍射殺一名黑人準新郎,法庭最後判決3名警察無罪。
  美國曆史上爭議最大的案例還有“迪亞洛槍擊案”。1999年2月4日凌晨,4名正在值勤的警察在巡邏到紐約市布朗克斯區的一座公寓樓時,對站在大樓前廳的迪亞洛連開41槍,使他當場喪命。
  事後查明,迪亞洛只是準備掏錢包。迪亞洛的慘死曾引發數萬人的大游行。但這4名警察最終沒有受到任何法律懲處。
  縱觀美國曆史,類似原因的騷亂更是不勝枚舉。比如,佛羅里達州的坦帕市,人口不過200萬,就分別於1967年、1987年、1989年因為“黑人青年被警察槍殺”而三次爆發騷亂。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在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非裔研究系教授海瑟·安·湯普遜(Heather Ann Thompson)博士的統計中,美國曆史上大部分的騷亂都源於同樣的問題——非洲裔社區本已因工作機會教育機會不足而受到擠壓,同時又被過度執法。“有時只是一次逮捕、一次槍擊致死事件就可能觸動本來已經緊繃的神經,引起排山倒海式的連鎖反應”。
  信任危機下的惡性循環
  沿著馬丁·路德·金的腳步,美國的黑人民權運動已經走過了將近半個世紀,然而種族問題依舊籠罩在美國上空。直至今日,當一個又一個黑人青年倒在警察槍下時,一個問題又浮現在我們眼前:
  為什麼黑人與白人的矛盾會發展到這種程度?
  據皮尤研究中心(美國一家獨立性民調機構)2010年調查,美國夫婦之中,白人夫婦的中位收入約為6萬美元,而黑人夫婦則為4.77萬美元。這種差異可以很容易從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中找到原因。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美國白人中有87.6%拿到了高中文憑,而黑人則有84.2%拿到了高中文憑。雖然黑人較為落後,但差距並不顯著。然而,美國白人中有30.3%拿到了大學文憑,黑人則只有19.8%,其中美國黑人男性只有17.7%拿到了大學文憑。
  在貧困率方面,2011年黑人貧困率為27.6%,而白人(不含西班牙語裔)僅為9.8%。2011年16歲以上黑人失業率為15.8%,而白人為7.9%。
  即便在黑人貧困率已經停止下降的情況下,過去十年中,黑人與白人之間的貧困率差距卻一直在上升。同樣,黑人大學畢業的比例近年來也開始停滯不前。
  事實上,從1970年到2001年,通過選舉的黑人官員從1500名上升到了9000名。這顯然可以說明黑人的政治處境是不斷改善的。然而其經濟處境仍然糟糕。黑人的高失業率、高貧困率首先導致了高犯罪率。黑人犯罪率高,警方就會在面對黑人嫌疑人時更傾向於使用武力,甚至是致命武力。這使得黑人更不信任警方,警方也就更不信任黑人。如此就陷入了惡性循環。再者黑人的高失業率、高貧困率又會導致對矛盾的敏感,使得很多黑人更容易被煽動,採用暴力行為泄憤。
  分析人士表示,就像上述今年發生的3起殺害黑人青年事件,它引爆的不僅僅是一個警察執法的問題,而是美國社會上已經存在了很多年的一些深層次的問題。
  布朗葬禮當天,也是美國許多學校開學的日子。美國各地不少學生走出教室就布朗之死進行抗議示威活動:布朗本來也應該同他們一樣開始進入大學課堂,但此時卻已長眠地下。邁克爾·布朗母親的朋友沃倫·貝爾在葬禮上表示,這一悲劇發生之後,有些事情可能發生變化,但要徹底改變現狀,恐怕還要等上很長一段時間。
  (原標題:衝撞“黑白”之間誰是誰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78twaty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